设置

关灯

第三百零三章 股权置换 (2 / 7)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飞机厂的情况大致相同。

        在这两个军工企业的股权构成中,保留了一部分国有股,而洛维奇及其关联方成为大股东,陈立东手中的股份大概百分之几,其它股权由远东军政高层掌控,今天的商洽他们都“不好意思”参加。

        洛维奇与陈立东早就达成一致,已经准备从两家企业中退出,但渡让权益肯定要讨价还价一番。

        洛维奇提出的条件是“你们要军工,我们要能源”。

        说白了,就是用两个军工企业所有权置换远东地区油气田的开采权。

        置换远东地区油气田的开采权!看似狮子大张口,但是共青城的飞机厂和造船厂资产规模雄厚,技术储备扎实,员工队伍庞大,称之为整个远东制造业皇冠上的两颗明珠都不为过。

        皇冠是共青城。

        1941年苏熊开始“卫国战争”的前期,西部大部分国土沦陷,苏熊不得已把大批军工企业转移到了远东,共青城开始成为远东最大的军工城。

        二战中,共青城的飞机制造厂生产了大批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支援前线,保证了战争胜利。

        与山姆国冷战时期,共青城造船厂生产的核潜艇更是让敌人“异常恐惧”。

        苏熊倒下几年后,两家工厂仍勉力维持了四五年,直到入不敷出、难以为继,才选择向资本低头,将部分股权出售给洛维奇等资本势力,甚至被华夏人获得了部分股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