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弟兄们,打起精神来,别让鞑靼寻到机会!”
松亭关中,程渊的次子,百户程继德正在巡视关防。
他今年只有2十岁,算是顶着父亲的余荫进入军中。眼见兄长程继业已经升任昌平卫指挥使,身居6品的程继德经常感叹生不逢时。
与其父程渊相同,程继德也是生了1脸茂密的络腮胡,身形高大魁梧,自幼练得1身好拳脚。不仅如此,他还曾陪着堂兄程明上过新学,也算是程家中的读书人。
听到吆喝,身旁的1名小旗忍不住笑道:“大人没必要这么紧张吧?淇国公用兵如神,怎么可能判断不出鞑靼的进军路线。您没看见武城侯已经率军赶奔喜峰关了吗?证明咱这儿暂时无事。”
松亭关关门险塞,当交通孔道。靖难之中,朱棣认定此关险隆塞难下,乃从刘家口攻大宁,还取松亭。
之所以要还取松亭,正因为松亭关是辽代所修的关口,历来防南不防北。关虽险要,但面对北方的1侧相对薄弱。
同时,松亭关是出塞的最佳路线而非入关的捷径。因此,周林要求修葺此处的奏折屡屡被兵部否决。
周林虽然有钱却也不敢冒着触犯王法风险自行修城。
于是,松亭关就如同猫咪在撒娇时露出的腹部1样吸引着北方来客的目光。
得知鞑靼来袭的消息,王聪又执意要从松亭关抽调人马前往喜峰关,造成关内只剩下程继德的百户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