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礼乐刑政,施有其序……舜诛4凶,明5刑……以上不负皇考创业之艰,而朕守成之道,亦庶几焉尔惟,钦此。”
洪武3十2年十月中旬,表面闲散的周林接到陛下发表在邸报上的敕谕。
由于不想沿用建文年号,朱棣别出心裁地废掉建文3年的年号,依然使用洪武记年。
朱元璋提前去世两年,靖难又提前1年完成。因此,满朝上下都称当年为洪武3十2年。
至于早已拟定的永乐年号将在元旦之时启用。
看完邸报,周林朝侍立在旁的徐志笑道:“陛下这是在打自己的脸吗?1边追治奸党,1边大谈慎刑宽仁,真是天大的笑话。”
徐志与郭资分别以留部侍郎和尚书的身份留在北平。朱棣对北平的感情很深,又将其视为根本。在登基不久后,他便设置南北2京,在北平建立留部,为将来设置南京6部试水。
徐志微微1笑道:“恩师真是1语中的。此外,依弟子看来,陛下大谈历代开国之初的政策调整,1方面是将自己放到开国之君的位置上,1方面是要为今后改变洪武定制留下伏笔。”
“改是好事,就怕他打着恢复祖制的旗号重施严猛之政。”
周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朱允炆对士大夫1味宽仁而不立纪纲的确是建文朝覆灭的主要原因。而打着重振纪纲的朱棣却让大明的政治生活氛围变得不再宽松,也为将来的残酷党争埋下伏笔。
见恩师沉默不语,徐志连忙岔开话题道:“乡试在即,小师弟可否准备妥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