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吴天真有点明白了,“白玉京前辈意思是,找李商隐学本事的地方去学本事,就可以搞定昆仑西王母了?”
吴老三赞许的点头,拿出来了电脑,调出来了李商隐的生平,“李商隐是唐末诗人,唐元和十一年,李商隐三岁左右,随父李嗣赴浙。不到十岁,李嗣去世。李商隐只得随母还乡,过着艰苦清贫的生活。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这段时间他过的很清贫。”
“唐大和三年,李商隐移家洛阳,结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令狐楚欣赏李商隐的文才,对其十分器重,让李商隐与其子令狐绹外出游学,游学之中,二人最远直达玉门关,并在玉门关停留数年,此行归来,李商隐一面积极应试,一面努力学文,实现了本身的文风大变!”
吴天真道,“玉门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三叔又点开了玉门关的词缀,“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敦煌西北方向——盘城!”
吴天真抱着肩膀思忖道,“三叔,你觉得不觉得,盘城和我们这次找的楼兰古墓方向很接近?”
三叔迟疑道,“是很接近。”
吴天真眼神泛光,“三叔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测,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三叔点起了旱烟锅,“那就别说!”
“我还是说吧,我憋得慌。”吴天真道,“我怀疑,陈教授要找的楼兰古城,可能就是我们这次白玉京计划的十二楼五城十七墓里的第二座王墓!陈教授也许已经参透了这首诗的意思!所以率先布局这个事情。”
三叔皱眉,“给我看看陈教授他们的坐标在哪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