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92 投资京津塘高速公路 (2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中间人胡应相先说道:“陈生,今天我带着殷局长过来,是因为他听说了你也准备投资广深高速的项目,所以有一件事他需要与你谈谈。”

        “投资广深高速有什么问题吗?”陈志文问道。

        虽然粤州与深海市并不算太远,但高速公路的投资,就是欧洲那种面积小的发达国家都很难以自己的财政收入来建自己境内的高速公路,里面涉及的资金之多,非常巨大,胡应相虽然身为香港地产五虎之一,但哪怕在有着银行贷款的情况下,他一家也很难筹齐这段100多公里高速所需要的资金。

        因此,不少香港其他资金也参与了进去,其中自然有陈志文,不过他投资的比例并不大,只有10%,纯粹就是参与一下,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贷款的银行团,也比较看重投资者里面有哪些人,数量越多实力越强,银行也跟更放心,风险小了点那利息也可以少一点,如果后世50年后一个人与马芸一起合资开公司,那自然不会让银行怀疑。

        “没问题,我们非常欢迎陈先生来国内投资。”殷局长笑了笑,又说道:“今天我来这里见陈先生,其实主要是想询问一下,不知道陈先生也没有意愿在其他地方也投资一样类似的高速公路?”

        “国内的高速?连通哪个城市的?”陈志文心中一动,不过脸上也没什么变化,询问道。

        “目前国内的交通,对高速公路需求最高的,就属于燕京到TJ市这一段路,但考虑到燕京市这边大量工厂货物出口的方便,高速还需要延伸至塘沽,那里有着一个出口的港口。”见陈志文没有否决,反而问起细节来,殷局长心中大喜,立刻回答道。

        燕京市,不仅仅是首都,也是北方的经济中心,这里工业扎堆,拥有着大量工厂,每天产生大量的货物,用于出口或者运输到国内其他城市。

        但在规模数量上还是比不过上沪的,除了因为上沪在数十年前便是全国的工业、经济中心外,交通的影响非常大,大家的陆路交通其实差不多,但上沪靠海靠江,运输货物太方便了,而燕京市的东西,想去海边,就必须走天津再去塘沽。

        要知道,港口的作用可不仅仅是出口,通过近海其实可以将货物送到国内所有的沿海地区,这可比在国内运输方便且成本低多了,这就自然导致了燕京-天津-塘沽路段的拥挤,以及因为长时间负载而导致道路严重损坏。

        不过在改开之前,大家也都习惯了,也不觉得这样有什么问题,但改开之后,交通部的不少领导也去了海外,当看到日本美国的高速公路时,才知道这才是交通发展的未来。

        只是,高速公路的成本太高了,哪怕国内没有太多的拆迁费以及人工,一公里的建造成本也得接近千万美元,而目前,整个交通部一年的的财政拨款也才1.5亿人民币,这点资金建个十公里高速公路都不够,更不要说哪怕是首都燕京与TJ市,能够分到的额度也只有500万人民币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