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零三章 股权置换 (6 / 7)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这就叫守着宝山当乞丐,原因是啥?

        一是环境恶劣。特别是库页岛周边,海上气候条件和作业条件非常差,每年从10月份到第二年的6月份海上冰层厚达2米,并且偶尔出现高达20米的冰丘,再加上台风、严寒袭扰,在这种条件下进行油气田的开发需要先进的技术,昂贵的具备防冰固定功能的钻井和平台,以及防冰丘的海底管道。还有就是需要一批吃苦耐劳、敢于战天斗地的员工。

        二是政策变动。毛熊政府1995年制定了《产品分成协议法》,1999年进行了再次修改。修改后的法条对保护国家利益的条款规定过多、过严。比如招工,要求本国员工人数不得少于全体招工数的80%,在这个时期在远东可是招不到足够的产业工人。再比如设备,在毛熊国内有同类产品时,毛熊的设备“应具有竞争力”,这一修改让外资方面叫苦不迭。

        三是投资不足。毛熊国内经济刚刚复苏,本国企业参股的一些项目出资迟迟不能到位。

        比如库页岛1号项目,出资方包括山姆国的埃克森,占股30%;太阳国的萨哈林石油开发总公司,占股30%;毛熊萨哈林天然气公司,占股23%;毛熊国家石油公司,占股17%。

        这个项目计划投资150亿刀,开发三个大型气田,并建设从库页岛到太阳国及华夏的两条输气管道。

        到1998年,这个项目总计到位资金4.2亿刀,完成了部分气田的开发和输气管道建设,但是后续投资乏力,归根结底就是毛熊两家企业一毛未拔。

        库页岛2号项目,已经完成投资9.5亿刀,合作方有山姆国的马拉松石油公司,太阳国的三井、三菱两大商社,尼德兰的皇家壳牌,上述两家毛熊企业同样参与了项目的实施,不过仍旧未落实出资。

        总之,国外资方感觉与毛熊国企合作,只能落得一地鸡毛。

        这也导致库页岛其它项目,以及勘察加、马加丹的项目相继搁浅。

        洛维奇要的,就是这些项目的参与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