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赵涛也没跟李东拐弯抹角,直接就把他的担忧跟李东说了。
李东呵呵一笑说,他不准备往日内交易领域发展。
没那闲工夫。
他就纯粹的招几个操盘手,也不多,百八十个就够了。
赵涛长舒一口气说,那就好那就好。
李东都笑了,就问赵涛,他们就真这么怕他挖墙脚?
不就是加了三千底薪吗?他们也可以加啊?
赵涛苦笑着给李东解释了一下其中的利害关系。
李东这才恍然大悟。
随后又语重心长的跟赵涛说:“其实我觉得,从日内交易的长远发展角度来说,应该给交易员发底薪。咱们都是交易员出身,对此应该都深有体会。日内交易这个行业,收入是不稳定的。行情好的时候,可能一个月挣几万,水平高点的,甚至挣几十万,上百万,而行情不好的时候呢?赔钱,月底一分钱拿不到。你说,天天熬夜通宵,累死累活,一个月下来,却一分钱没挣到不说,还倒赔进去一大笔钱,谁能受得了啊?尤其是对于很多刚入行的新人来说,非常的打击积极性。而且,一个交易员,从进入公司的那天起,到能够稳定盈利,少说也得三个月、半年,甚至一年。这么长的时间,挣不到钱,一分钱收入没有,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的?所以在我看来,正是这一点,才极大的限制了国内日内交易行业的发展。现在国内做这个行业的,绝大部分都是因为喜欢做交易,因为喜欢,所以哪怕几个月没有收入,也能坚持。可这样的人,终究是少数的啊。绝大多数的人,找工作就是为了挣钱的,不挣钱的工作,谁愿意干?所以,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就应该发底薪。哪怕是少发一点,一千两千,至少让交易员在行情不好没有收益的时候,不至于饿肚子,也能让那些新入职的人,能够坚持下去。”
张晓君深有感触的说道:“我觉得东哥说的对。就说咱们公司好了,赵总几乎每个周末都要面试新人,一个月几十个新人是有了。可这些新人,大部分都干不上一个月就走了,熬不了夜、吃不了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公司没有底薪,不挣钱就没有收入,让人感觉公司很不正规。还有一些人,他们确实很喜欢这个行业,也很想长期干下去,可是,一连几个月没有收入,吃饭都成问题,怎么坚持?我之前带的那个徒弟刘善恺,他就是很喜欢做交易,也能吃苦,而且,我也感觉他在这行挺有天赋的,可做了几个月,一直挣不到钱,最后实在是撑不下去了,就转行了,去证券公司拉客户去了。走之前,我俩吃了个饭,他就跟我说,他是真想干这一行,可没办法,他得吃饭,而且几个月不挣钱,家里也不愿意了。他说,等他稳定稳定,手头有点积蓄了,就还回来干这一行。像刘善恺这样的人,有很多。如果公司能给他们发个底薪,那他们这些人就能留下来。而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公司整天招新人,可真正能留下来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完全就是那种,撞大运似的培养新人。”
赵涛长叹一声,说道:“你们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可你们也都知道,现在培养一个新人,成本有多高。光是软件费一个月就好几百美刀,然后一个月往少了说,亏五百美刀吧,这就将近一千美刀了,六七千块钱进去了。平均来说,半年才能够稳定挣钱,这就是三四万块钱进去了。这还只是一个人,正常来说,十个新人里能培养出一个来,等于是三四十万的成本,才能培养一个交易员。如果再加上底薪,就算是一人一千,那培养一个人等于是是凭空增加了五六万的成本啊。再加上百十号的老员工,一个月又得十几万,公司是真负担不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