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嗯”。
“王阳明出身官宦世家,父亲王华更是状元出身,何等的显赫门第”。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圆’,11岁就能做出这样的诗,那是何等的天纵奇才。”
“12岁的时候,就将成为圣人作为人生第一等事,何等的壮志凌云。15岁试马居庸关,17岁论道铁柱宫,何等的风流潇洒”。
“两次落榜,没有丝毫懊恼沮丧,坦言‘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
“三十岁才勉强中了个二甲进士,官场稚嫩的他也只是在工部和刑部打打杂,哪怕抱负难以施展,仍然喊出‘岂有邪魅迷正人’。”
“遭陷入狱,发配龙场,家里人都已经以为他死了,而那里才是他真正的开始”。
“龙场三年悟道,一朝顿悟,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学的理念天下皆知”。
“赣州剿匪,杀尽三省匪徒,突袭南昌,以老弱残兵大败宁王,立下不世之功”。
左丘静静的嚼着烤肉,满嘴的辛酸。
陆山民笑了笑,傻呵呵的笑道:“我没有你聪明,从这本《传习录》中也没有读出什么大道理,但我看到了王阳明的言行中处处透着的乐观,不管处于何种境地,他都是一个最真实的自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