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这四盏灯却需要同时精通这两门手艺的能工巧匠亲力亲为。
如今宫灯厂的老人几乎都走了,死的死,退的退,还能去哪儿找这种“两门儿抱”的人啊?
现实条件是,宫灯厂的木匠没一个人具备这样的木艺水平。
京城木器厂的老师傅水平虽然是够了,可人家又不懂宫灯的结构。
所以还多亏了京城工艺木刻厂就是原先从宫灯厂分出去的企业。
他们厂里总算还留下个六十一岁,仍然不服老,不肯回家抱孙子的老木匠李宝善。
这位就是当下京城里,既精通木艺,同时还懂得宫灯结构的唯一老匠人。
而宫灯厂前年退休的一个老职工——球灯韩的徒弟吴玉宽,也还没到七老八十,不能动弹的地步。
一听厂里要做这种等超品的宫灯,这老爷子就又痛痛快快接受了宫灯厂返聘,回来帮忙了。
说白了,这件事能成,是万幸中的万幸,哪儿哪儿都是那么恰到好处的寸劲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