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百五十章 艺术 (7 / 11)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乐弦出主意:“你就说杨景行想见她,到你家也行。”

        喻昕婷点头,上心的样子:“等会我问一下。”

        乐弦也好客,问孔晨荷:“晚上想吃什么?我找地方。”

        杨景行还是有点风度的,让女人们决定,只建议随意点,平时去的地方最好,自己不适应高级场合。

        决定了一些眼前的事情后,乐弦还是要和杨景行聊下艺术,虽然之前电话中的沟通已经不少,但是面对面似乎更有感觉一些,乐弦又重复了一下乐团上下对作品的喜欢和肯定,尤其是对比这次的另外两首作品。

        虽然作为专业人士,指挥和乐手面对任何作品都会兢兢业业,但是大家的喜好是非常明显的,这个喻昕婷也能帮证明,排练过程中大家的种种表现是非常明显的。

        喻昕婷却说自己并不能证明,因为没参与另外两首作品,不过对于乐弦关于交响曲的排练过程描述,喻昕婷还是能多少证实。而且目前为止,第一交响曲已经排练六个小时,有三个小时是耶罗米尔亲自上阵,接下来的计划还有四个小时,而今天下午排练的取消,就说明首席指挥想全程亲自担纲,而另外两首作品的排练时间加起来才四五个小时。

        所以这次的新作音乐会,也让乐弦不得不再次面对思考一个问题,听众和艺术之间,该怎么取舍。

        先说音乐会的第二首作品,称得上先锋派了,还有偶然音乐的手法,有那么一大段就要求乐团各声部在演出时从乐谱中列出的若干条中临时随机选取一条,而这些等待被选中的素材,对一般听众而言可以说光怪陆离,已经不是不和谐那么简单,完全是挑战听众的耳朵承受力。

        而杨景行的交响曲,很明显,大部分时候都能满足最低级的审美标准:好听。虽然乐弦相信好听并不是杨景行的直接追求,因为刨除旋律因素,第一交响曲的其他多个方面依然能以艺术的标准去要求评价。

        乐弦觉得狭隘点讨论这个问题的话其实只需要用杨景行第一交响曲为例子就行了,第二乐章和第四乐章可以作为典型的对立面来对比探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